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减肥观察网资讯正文

你听说过“古稀罪”么?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犯此罪的人

2018-02-11 22:39:30  阅读:3946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萨顶顶
你听说过“古稀罪”么?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犯此罪的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一种特有现象——避讳。通俗点讲就是,如果你要使用某个特殊的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有的时候干脆就不让用。这是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管制措施。

比如唐太宗叫李世民,为了避讳,当时的人们写文章时,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称为了“户部”。在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大臣就是因为没有避讳,而被乾隆皇帝下令抄了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巡五台山的乾隆要回保定。这时,已经退休在老家河北博野的尹嘉铨,觉得是时候拍一波乾隆的马屁了。虽然告老还乡前是官至三品朝臣的大理寺卿,可是没有圣旨的召见,尹嘉铨是见不到乾隆的。“这可怎么办?总不能隔空拍马屁啊,皇上也听不见啊”。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自作聪明的方法,连忙草拟了两份奏折。一份是请求给自己的老爹追封谥号,另一份是请求祭祀的。写完后的尹嘉铨自信满满,觉得通过这两份奏折,自己既可以博得个孝子的名声,又能趁机出出风头。“唉,老朽真是太聪明了。”尹嘉铨内心沾沾自喜。

欢喜过后,尹嘉铨叫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将奏折送过去,自己则待在家中,准备迎接好消息。

可是,儿子回来后,不仅没有带来嘉讯,反而带回了乾隆的一道圣旨,上面写着“拿交刑部审讯,从重治罪”,下令查抄尹嘉铨在京师和原籍的家产著述。

瘫坐在椅子上的尹嘉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卫兵随意地搜索检查自己的著作和藏书。

后来,大学士英廉查抄了尹嘉铨在北京的家产,搜查出家藏书大小311套,散书1539本,未装订书籍一柜,法帖册页65本,破字画58卷、书信一包计113封、书板1200块。

那么,尹嘉铨在奏折中写了什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呢?

关键点在于,尹嘉铨自称为“古稀老人”。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写的一句诗。在唐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不多,因而显得很稀有。

乾隆曾于乾隆四十五年,自己七十大寿时,作了一首诗。诗中称自己为“古稀”,并刻了一方“古稀老人”的章。从这个时候开始,几乎没有人敢在公共场合说自己是“古稀老人”了。


很明显,尹嘉铨不知道这个事。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能犯了忌讳?

最终,在大理寺(就是原来尹嘉铨上班的地方)的严刑逼供下,七十多岁、年过古稀的尹嘉铨禁受不住折磨,只好认罪。乾隆皇帝亲自做出裁决,以“古稀罪”为名,将他处以绞刑,并且销毁了他的著作及有关书籍一共九十三种。

被乾隆批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的道学先生尹嘉铨,成了乾隆文字狱的又一个典型。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